為家鄉騰飛插上文化的翅膀 優秀企業家楊玉柱牽線為家鄉帶來文化大餐
河南省南陽市侯集鎮地處豫西南,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侯集鎮位于鎮平縣城南8公里處,總面積83平方公里,耕地74175畝,28個行政付,人口6.3萬。92年被省命名為"中州名鎮";2002年又被市命名為"二星級城鎮"。侯集鎮是遠近聞名的蔬菜之鄉,全國最大的金魚養殖基地和南陽市生豬養殖基地。
2017年11月17日,河南省鎮平縣侯集鎮平原玉文化公司門前鞭炮齊鳴,張燈結彩,來賓如云,一派喜慶。侯集鎮黨委書記侯朝平及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狄莊村支部書記等嘉賓悉數在場,為什么會這么隆重呢?原來是在該村長大、昔日的放牛娃,現在大名鼎鼎的北京壹佳陸拍賣公司的董事長楊玉柱將央視戲曲頻道的臺柱子著名主持人、制片人趙保樂老師一行邀請到了這里,趙保樂老師從全球矚目的春晚的舞臺從央視熒屏來到這里,的確是村里的大喜事,怪不得這么熱鬧呢。
趙保樂老師一行是要在南陽錄制央視11戲曲頻道《快樂戲園》節目,得知這一消息,楊玉柱從北京飛回家鄉,一定邀請趙老師一行到自己從小生活的家鄉看看,在他盛情之下,成就了劇組走基層,接地氣的一幕:感受這里淳樸的民風、濃厚的戲曲底蘊,也是一次送文化下鄉與文化交流互通的有益之舉。
畫苑共三層之高,建筑面積1200多平,室內修繕得吉慶高雅,一層玉器展示廳中多寶格與柜臺里的珍稀玉器琳瑯滿目,璀璨奪目;二樓的書畫廳,墨香四溢,書畫作品鋪天接地,處處可見。三樓的拍賣與學習大課堂,桌椅擺放整齊,可容納百余人,是大家齊聚一堂,學習與交流接納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的場所。
樓下大廳里傳來了原汁原味的唱腔,原來,在趙老師的鼓勵下村里的戲曲愛好者們放開喉嚨唱起了家鄉戲,有鍘美案、卷席筒等名劇,雖未進行裝扮及準備,他們的唱腔還是贏來了熱烈的掌聲。這些村民們憨厚淳樸的表現都被趙老師帶來的攝制團隊記錄進了鏡頭,回頭我們有可能在央視11頻道的欄目里看見這些瞬間。
除了與村民一塊唱響地方戲,趙保樂老師還給當地村民贈送了墨寶,書寫了“中國金魚之鄉”“美麗鄉村狄莊”“家和萬事興”等書法作品,被村民們視若珍寶。趙保樂老師為書法大師歐陽中石的學生,他的書法深得大師氣韻,格調清新高雅,沉著端莊,古樸而又華美。
而后,趙保樂老師又來到三樓的學習大廳,為大家普及文藝,給村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文化課,大廳里時不時響起掌聲。
最后,在導演的指導下,村民們輪次把“文化自信 戲韻悠長”“薪火相傳 厚重南陽”的口號喊得很響亮,攝像機也一一記錄下了村民們開心、自信的形象。
相聚是短暫的,為了及時趕到南陽電視臺錄制《快樂戲園》節目,暮色中,趙老師一行要離開了,侯集鎮狄莊的村民們依依不舍的將趙老師一行送上了車。
說起楊玉柱村民們便打開了話匣子,有的說他從小就有生意經,有的說他調皮搗蛋,但還是楊玉柱自己說起自己來最生動感人,他說他出生于鎮平縣侯集鎮狄莊村楊莊,幼時生活艱苦貧寒,沒上過幾天學,即使去上學還惦記著放牛的活,下課十分中還能向同學們推銷幾根玉米筒(鄉村的零食),買五送一,就他賣得最快,他這一心幾用,學沒上成但卻練就了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品格。由奶奶照護著長大,在艱難的日子里,奶奶省吃儉用,為了給玉柱謀個生計,奶奶把最好的東西都拿給村里有頭臉的人,卻總是被拒之門外,奶奶受的屈辱,楊玉柱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雖然不曾輕易跟別人說起,但在當時那個小小的男子漢心里,早已刻下了印記,立下了志氣,一定要爭氣,做個成功的企業家,讓奶奶享上玉柱的福,楊玉柱用實際行動一步步實現著他的愿望,不但自己成了企業家,在北京城將壹佳陸拍賣公司做成了品牌,“慈善拍賣 不收費用”“百姓拍賣”“周周拍賣”成了廣為樂道的企業標簽,深受領導與百姓厚愛,也得到了廣大文化名人的大力支持。而且將合作與視野拓展到了國內多個城市的多家機構,已有1500家珠寶商,70家畫院以及海外多家房地產公司和壹佳陸拍賣有限公司展開深度合作。同時公司還在深圳、貴陽、河南等地成立有分支機構,6年來,壹佳陸拍賣不但在國內實現了百姓拍賣、周周拍賣的承諾與初心,更是將這一拍賣思想推向了國際,多次在尼泊爾、多倫多、法國、悉尼等國家與城市舉行友好拍賣,6年來,壹佳陸百姓拍賣、周周拍賣的初心沒有變,服務百姓的宗旨沒有變,變的是更加開放與從容,更加自信與擔當。具有了國際視野與格局,家國情懷與厚度。隊伍更加壯大,影響也越來越大。打造出了首家百姓拍賣的金子品牌。楊玉柱先生世界文化看中國、中國文化看河南、中國文化拳頭化,服務依托廣大群眾,窯洞里走出偉大勝利的遠見卓識正在逐步踐行與印證。而且回村回報家鄉,實現了華麗轉身。